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粉底
20年前的旧衣倒手卖30万闲鱼上的时尚老炮都这么倒手赚钱了?
来源:360体育赛事直播    发布时间:2024-07-13 07:19:53

  「欲望满身、热衷消费」的当代局部有钱人,看见好看货、打折货都走不动道,认定自己就是设计师的灵感缪斯,但往往由于资金供应不上(毕竟钱难挣)和喜新厌旧的「恶习」,闲鱼出闲置成了下个月不吃土的必要保障。

  而近期,随着LV男装创意总监Virgil发表的「潮流已死,archive文化将取代流行趋势」言论,在闲鱼上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大牌的二手单品,价格一路飙升,远高于当初的发售价格。

  而我本人几次闲鱼的买卖经历就以身试法:700购入的20年前二手DIOR马鞍包,背了两年背腻了,转手卖了7000,溢价10倍;500淘的Versace 2000年产的Y2K风格墨镜,戴的磨出了印子,转手又卖了2000大几。

  「Archive - 档案」这个概念,对于不是潮流玩家或者时装爱好者的人来说很陌生,但确是如今的「时尚风口」。

  它指的是个人或组织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累积,是按照文化或历史价值而挑选并长期保存的记录。Fashion Archive则是很多品牌总结和收录一些以往的经典单品,然后把这些「档案」整理成册,是过去每一季由那些狠人设计师所创作出标志性单品的集合。

  但往往有人会问:Archive不就是大牌的二手货么?和中古单品有什么不同?不就是换种高大上的说法,让单品更贵么?

  「中古」近几年在国内风很大,各种中古单品也是消费水平有限的学生党或者职场新人入门的奢侈品。

  在日本,由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危机,将二手市场一下抬了出来,当年经济繁荣的时候,非大牌包不背的日本阔太太也要变卖家当养家,而本身经济实力不够却还想拥有大牌的也有了消费得起的渠道。

  这些流通到二手市场的奢侈品服饰,在日本的中古百货,有一个特指名词,叫「中古品」,价格与同品牌在售的单品要便宜很多。

  例如一款门店在售的LV monogram手袋,价格在1万元左右;而一个2010年产成色较好甚至是保存品的经典LV monogram手袋,就是中古品,价格在3000-5000之间就可以拿下。

  而Archive和中古品的不同之处在于,Archive不单单是大牌二手单品。特定年限+特定设计师的优秀作品,才配称之为Archive。

  Archive曾是高级时装屋和奢侈品牌的特权,因其往往能够投入更多资本进行存档和档案维护。

  有着悠久历史的时装品牌,当最初的创始人离开,不断出现的后继者们需要在为时装屋添加自我风格的同时,又对品牌DNA保持一定敏感性,并在两者间建立联结。于是,Fashion Archive持续为新任设计师提供着大量研究资料,并最终保障了设计的连续性。

  像Demna Gvasalia入主BALENCIAGA的时候 ,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品牌档案室,花上几周时间,把档案翻个透,这个作业做不好,没了「设计之匙」也怕是干不长久。

  现在Archive主要指设计师在特定时期的某个系列的经典作品,达到可存档的级别。这些先锋设计师的强烈个性及独特风格使其能在时装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而人们对其早年作品的追求也超越了服装本身,更像是承载了对设计师创作的敬仰。

  这类作品体现着设计师或品牌最核心的设计语言,非常稀有。并且中古品多数低于发售价,Archive单品则多数高于发售价。

  平心而论,真正让Archive上了台面,进入大众视野的,正是破圈设计师Virgil的这番言论:

  「我们还能再拥有多少件新的T恤、连帽衫和运动鞋?我认为未来人们会进入一种通过二手服饰来表现个人内涵与风格的状态。时尚不再是购买新鲜未开封的东西,而是从Archive里面去寻找。」

  例如各种二手网站上,品牌Archive单品的数量以及购买率一直在上升,闲鱼也对应的有资深Archive玩家和消费的人建立起鱼塘,交易Archive单品。

  时尚行业「可持续观点」的普及,令这波消费者不再求新求快,而转向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经典产品。

  一件能穿多年且不过时的高质量单品,显然比穿几次就Out的快时尚单品更让人心动。

  不论是球鞋证券交易市场还是中古、Vintage证券交易市场的发展,慢慢的变多的人能接受「二手文化」,而小众、冷门、稀少的Archive单品更能显现出自己的品位与众不同。

  三是,最重要的影响在于「时尚是轮回」,如今的大热设计师都会在以往的Archive中找寻灵感。

  包括LV、Prada、Yeezy在内很多热门品牌都在以往的Archive寻找设计灵感,致敬狠人经典。

  例如曾经在Jil Sander、DIOR、CK担任创意总监,即将和Prada产生合作的设计师Raf Simons,在经历种种后,他个人品牌在2001、2002的系列,如今回看对如今潮流趋势以及服饰文化有着重要的启蒙意义——让曾经的青年亚文化成为了如今时尚行业设计理念的主流。

  众所周知,二手时尚单品的价格是市场决定的。而市场一定是什么火抢什么,抢什么,什么就贵。

  早期意识到Archive会火的玩家意识到了市场商机,早早的在闲鱼等证券交易市场上收这些稀有的Archive。这也正应了这么一句话:普通玩家想要紧跟潮流,深度玩家想要领先潮流。

  像曾经风靡一时,将「斯拉夫时尚」带入大众视野的Gosha Rubchinskiy,由于品牌停止运营,几年前设计生产的单品,如今也都成为了绝版货,已经有所增值,以前买到的就是赚到了。

  而如今,借着Archive大火的趋势,加上自身就是头部Archive品牌的Raf Simons,为庆祝同名品牌25周年,日前宣布将重新发售100件往季设计,集合为一个名为「Raf Simons Archive Redux」的新系列。

  而在时装被商业化、同一化街头风侵蚀的近五年,年轻人对于千禧年间的时装更加怀念,以Raf Simons、Undercover、Helmut Lang、Maison Martin Margiela等设计师品牌为代表的Archive慢慢的变成为一种时装精的「亚文化」,让这些单品在市场上慢慢的变少,极具收藏价值。

  一件单品再好,品牌一直当作经典款在产,不光卖出的价格一定不会高于入手价格,收藏价值也会相应的被稀释。

  越稀有,价值越高。这也正是Achieve有收藏价值以及证券交易市场溢价的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如果说如今在时尚界「人不在,神威犹在」设计师中的设计师,Martin Margiela必然在列。

  在2008年离开品牌以前,那时的Maison Mragiela还叫Maison Martin Margiela,马老师亲自设计的作品一定是最值得收藏的Archive,最原始的白标系列也是一众「信徒」心中的圣物。

  包括和H&M的合作系列,就算只是将Martin Margiela惯用的手法和元素以一种更低廉的方式来进行售卖,如今也因为绝版以及Martin的神威,价格一路看涨的同时卖一件少一件。

  还有已经被割掉的Line 13家具线,例如夜灯镇纸、鸡蛋门挡等等,甚至是当初用作秀场邀请函的魔方、本子,如今也成为了高端玩家必藏单品。

  这位被称为「奥地利剪刀手」的设计师,开创了当代服饰的极简设计风格,专注剪裁和面料,没有他,就没有之前的Celine,没有如今的BV。

  早在2005年,Helmut Lang就退出了自己的同名品牌。当时Helmut Lang的同名品牌被Prada Group收购,种种原因,设计师决意于2005年离开时尚界之后,他通过工业粉碎机销毁了自己所储存的多达6000件Archive作品。

  这让早期Helmut Lang的单品在市面上更难遇见,甚至一件AW03的MA-1夹克在国外二手市场上能卖到15000美金。

  这类绝版单品,行家已经意识到「绝版」的价值,在证券交易市场上价格也都呈现只涨不跌的趋势。

  举个例子,在春节前后,JPG老爷子在Hermes时期设计的Birkin和Kelly的Shoulder款式突然间有几个博主上身。

  Shoulder款是将只能手拎的Birkin还有Kelly包带加长设计成可以肩背的款式,包身更宽更短,容量更大,相较于贵妇包定位的Birkin和Kelly更为实用。

  在JPG离任后就已经绝版,但按照道理来说,Hermes绝版的款式在证券交易市场上收藏价值非常高,也有很大的溢价空间,而这款Shoulder由于过于冷门和看起来稍显笨重,那时闲鱼上售卖这个款式的卖家标价都在2-3w左右。

  到今天,Hermes Shoulder二手市场上的均价已经到了7-8万,半年之内溢价达到300%,中古代购满世界找包,而如今还在呈现上涨的趋势。

  这种稀少性,让时装爱好者不仅仅出于「好看」、「对自己最合适」、「时髦」而为其溢价购买,更多的是出于对时装的热爱,以及在当下同质化泛滥、创意匮乏的时尚行业从Archive服饰中满足对个性化的需求。

  如今,随着Archive文化越来越普及,甚至这种「反潮流」也慢慢的变成了了潮流趋势,慢慢的变多的人关注证券交易市场,混迹咸鱼,甚至找寻暴富商机。

  品牌也顺应潮流,例如上面所说Raf Simons再次复刻自己的Archive单品,在我看来,或多或少出于商业考量且有割韭菜的嫌疑。

  而真正的时装爱好者,更希望收藏到真正元年的Archive单品,哪怕几经转手留下痕迹,因为这不单单是一件时髦的衣服,更是对曾经那个美好时代的留恋、怀念。